坐月子身体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2-07-31 23:15:11来源:月子作者:妈妈宝宝网点击: 本文有1876个字,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导读:    生下宝宝是女性们人生角色的最大转变,而坐好月子更是为了出色扮演母亲的角色。月子身体恢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女性以后的身体健康。但是坐月的好处不仅仅限制与恢复身体
扫描关注公众号

  

生下宝宝是女性们人生角色的最大转变,而坐好月子更是为了出色扮演母亲的角色。月子身体恢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女性以后的身体健康。但是坐月的好处不仅仅限制与恢复身体,还有各种各样的好处。而且,月子期间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怎样把月子做好?这都是新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坐月子吧!

  子宫的变化

  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复旧是产后母体恢复的一个重要标志。子宫复旧主要体现在子宫肌纤维缩复,子宫变小及子宫内膜再生。一般产妇于分娩后第1天,子宫底在脐下l~2横指,子宫重约100克,以后每日下降约l.2厘米。

推荐阅读:如何预防月子病?

  在产后1~2天,下腹部会鼓起一个球形发硬的小包,而且阵阵作痛,这是子宫复旧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子宫一般在10~14天缩入盆腔,从下腹部就摸不到子宫了。到产后6周时,子宫可恢复到正常大小。分娩后子宫颈松弛、充血及水肿,呈紫色,子宫颈壁薄,皱如袖口,l厘米厚,3~6厘米长。18小时内很快缩短,变硬,恢复至正常形状。

  宫颈外口第3天时能容两指,12日时容一指,内口关闭。产后4周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因分娩时的损伤,初产妇子宫颈外口由原来的圆形而变成横裂,形成子宫颈前后唇。

  乳房变化

  乳汁的分泌量与乳腺的发育、产妇的营养、健康状况及情绪等有关。因此,必须保证产妇的正常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调养,避免精神刺激和感染的发生。产后,乳房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产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乳腺开始泌乳。

  在产后不久,就应让婴儿吸吮乳头,因为刺激乳头可促进垂体生乳素的分泌。生乳素的分泌则是乳汁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有垂体生乳素的分泌才可能有乳汁的分泌;另外,刺激乳头还可刺激神经垂体分泌催产素,使乳腺泡周围肌上皮细胞收缩,排出乳汁,并促进子宫收缩。

  

因此,吸吮排乳反射是保持乳腺不断排乳的关键,日后建立条件反射,婴儿的哭声就可引起垂体生乳素及催产素的分泌。如在分娩后不及时地进行吸吮乳头,往往会出现产后乳少。

  内分泌变化

  女人生完宝宝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皱襞减少。同时,外阴腺体的分泌功能和抵抗力也开始减弱,容易内分泌失调,不仅会使女人面部长黄褐斑、乳房肿块和子宫肌瘤,还可能引起免疫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高脂血症等疾病。

  此外,怀孕时妈妈体内的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母体燃烧脂肪及加快新陈代谢,然而一旦生产过后,胎盘剥落,胎盘激素便会迅速下降直至消失,致使母体变成低新陈代谢状态,此时多余的能量会累积形成多余的油脂而造成肥胖。而且,怀孕末期,胎儿逐渐长大,会压迫到母亲的下腔静脉,致使下腔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容易造成下肢及骨盆腔水肿。

  因此,产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还应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才能达到调理气血、化瘀散结的功效,促进雌激素正常分泌。

  腹部的变化

  女人在怀孕期间,为了满足宝宝成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摄入大量营养品,这样就容易导致过多的脂肪囤积在腹部。再加上产后坐月子时缺少运动和营养过剩,就会造成腹部肥胖。一般女性生产完后体重会增加10 ~ 12 千克,是正常的状态。但有很多女性怀孕期没做好饮食控制,生完后体重却增加了15 ~ 20 千克,这样很难瘦下来。而且,怀孕期子宫随胎儿的发育而快速长大,导致腹部肌群和皮肤过度扩张,真皮层被拉伤或断裂,使得腹部松弛,就形成了讨厌的“游泳圈”。因此,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女人都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太甜的食品、碳水化合物及油炸的食物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此外,女人还应从怀孕初期选用适合体质的乳液来湿润、油滑腹部肌肤,并在产后针对容易堆积脂肪的部位,例如下腹部,甚至整个腹部、臀部下侧、腰臀之际、大腿内外侧、乳房和腋下等部位,温柔地搓揉、轻推、轻捏一番,以增加皮肤和肌肉的弹性及血流的顺畅,有益于消耗腹部脂肪、紧致腹部肌肤。

  排尿的变化

  女人在生完宝宝后,常常会遭遇排尿不畅、尿失禁等问题,这给女人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就容易阻碍身体正常排毒。其实,这是正常的,这主要是由于子宫、阴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怀孕期间,母亲身体的各个系统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进行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以子宫的变化最大。怀孕前子宫只有梨子般大小,而等到妊娠足月,子宫会变得像个大冬瓜。当胎儿和胎盘娩出以后,子宫会立即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一般来说,女人要产后6 周,即42 天以后才能够完全愈合,这时候子宫也基本上恢复到非孕期的状态。

  此外,顺产妈妈的外阴,因分娩压迫、撕裂而产生水肿、疼痛,这些症状在产后数日即会消失。尤其是初次分娩的产妇在进行自然生产的时候,由于会阴部位比较紧、胎儿头围较大,以及助产操作等因素,容易引起会阴撕裂受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妈妈会做一个会阴侧切手术。尿液中的盐分常常刺激伤口,就容易使女人产生排尿阴影。而且,阴道腔收缩、阴道伤口修复,往往需要3 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产妇应该正确对待排尿问题,化解内心的恐惧和压力,还要避免过早劳动,留意预防便秘,有意识地经常做缩肛运动,慢慢恢复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就能很快解决排尿问题,促进体内的毒素排出。

  

腰腿痛

  很多女人在生完宝宝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腰腿痛。这主要是因为在妊娠期间,胎儿的发育使子宫增大,同时腹围也变大,重量增加,变大的腹部向前突起,为适应这种生理改变,身体的重心就必然发生改变,腰背部的负重加大,所以孕妇的腰背部和腿部经常感到酸痛。到了分娩的时候,产妇多采用仰卧位,产妇在产床上时间较长,且不能自由活动,而分娩时要消耗掉很多体力和热能,致使腰部和腿部酸痛加剧。这时,女人除了要注意合理饮食,还要注意补充足够的钙,促进骨骼、肌肉健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体内过剩的脂肪。

  产后不适调理法

  体虚

  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气、血、津液的耗损,就是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虚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眩晕、出汗、便秘、小便不利等等。

  调理法:

  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咪的身体尽快恢复,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枸杞、山药、桂圆、核桃仁、黑芝麻、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

  血淤

  分娩时胞宫的脉络被损伤,导致脉络淤阻不通,旧血停留,经气郁滞。从而出现腹痛、小腹硬满、恶露不尽等淤血停滞的症状。

  调理法:

  经常对腹部施以自我按摩,可以促进血脉流通;也可以采用桃仁、黄酒、玫瑰花、三七、鸡冠花等进行食疗。

  

  体虚而易感

  由于气虚血弱而致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产后经常怕冷怕风,容易患感冒,关节冷痛。

  调理法:

  以往民间的很多产后禁忌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形成的,所以新妈咪还是应该科学地看待这些禁忌。不是不能洗澡和洗头,而是要水温适度。要避免身体被冷风吹,避免盆浴。月子里也可以外出,条件是在气温适宜的时候,但不能身体带汗,尽可能地多穿一件外套。也可以刷牙,但要用温水,做家务用水时要尽量使用温水。

月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月子

Copyright © www.nonnudephoto.com 妈妈宝宝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88254号  妈妈宝宝网地图  妈妈宝宝网地图